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万建辉)“实际工作中难免碰到未成年人遇害的案件,许多悲剧的发生与家庭关系有关。《白卷》写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希望引以为戒,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7月30日,拥有庞大粉丝群和超高人气的畅销书作家秦明做客武汉梦时代广场西西弗书店,与读者分享新书《白卷》。分享会前,秦明接受记者专访,指出许多恶性案件酿成的悲剧多源于家庭环境,与家庭条件关系不大,许多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关心不够,书中讲的每一个故事都以真实案件里的人物作为原型。
【资料图】
秦明在分享会上。记者万建辉 摄
“80后”秦明1998年考入皖南医学院,选择法医学专业,当时法医学还是个冷门专业,人们都不愿意跟做法医的人同桌吃饭。2005年,秦明从中国刑警学院毕业,当上了一名法医,开始频繁走进解剖室和案发现场,见到许多鲜为人知的场景。“每年都会处理大量尸体……有情杀,有财杀,也有激情犯罪。”
从业近20年,如今秦明仍是安徽省公安厅法医病理损伤检验科副主任法医师,仍跑一线,到案发现场。不过,多年前秦明多了一个作家身份,是中国作协会员,同时也是警务技术一级主管、第四届安徽省法医学会秘书长。
秦明与武汉读者交流。记者万建辉 摄
近些年,秦明勤奋创作,著有法医秦明系列小说,包括万象卷和众生卷。万象卷包括《尸语者》《无声的证词》《第十一根手指》《清道夫》《幸存者》《偷窥者》;众生卷包括《天谴者》 《遗忘者》《玩偶》《白卷》。还有新系列小说《守夜者》系列4部,以及科普书系列小说《逝者证言——跟着法医去探案》《逝者之书》。
《白卷》是秦明的最新作品,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在他笔下,放弃考试的中学生凌南独自离开校园,被人发现时已在河边尸首分离;那张白卷,是凌南短暂人生中留下的最大谜题,也是他在渴望自立过程中做出的最大反抗。
“一部文学作品,相信读者读了能抓住作者写作的初衷,那就是震慑犯罪,让善者提高警惕,让恶者放下屠刀,让专业人员不被网上不负责任的声音带偏。”秦明说,他不认为犯罪悬疑题材的作品会引发人模仿犯罪。人们从中得到的更多是警示、反思与痛定思痛。
首发分享会现场。记者万建辉 摄
《白卷》的故事原型来自现实中很多令人心碎的真实案件。如何通过悬疑小说的形式将亲子关系弄明白?从想法成型、策划落地再到最终动笔,他用了整整5年。
“我是个法医,也是个父亲。”在亲子关系的处理上,秦明坦言自己不算“专家”。15岁的儿子曾告诉他:“现在的网络游戏如果完全不去碰的话,就会在同学中间落伍,不知道大家在聊什么。”秦明懂得,一味地否定和约束,只会将孩子推离自己。他和儿子约定:可以玩游戏,但要懂得约束自己,懂得支配、平衡游戏和学习、生活的时间。
怎么避免孩子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迷失?产生分歧时,该如何和解与他达成一致?还有性教育、情感教育、危机教育……作为一名从业26年的老法医,秦明曾目睹过许多不健康、不正常的亲子关系造成的悲剧:“有些时候,孩子的情绪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了,讲什么都听不进去。家长再添一把火,往往有可能酿成悲剧。”
在写《白卷》时,他格外谨慎:“我并不想让这本书变成孩子对付家长或者家长对付孩子的一个工具。当亲子关系发生严重问题时,往往不是单方面造成的。直接怪罪于孩子或者批评父母不作为都是有问题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思考、挖掘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他认为,不同的家庭,矛盾点不同,解决的办法也不一样。“但至少可以通过一些案子的反面典型,给孩子和家长提个醒,如何去疏导、解决?”在故事的开篇,秦明尝试以孩子的口吻写下了他们青春期的烦恼,为此他常常请教儿子,问得多了,得到的则是一两句敷衍。秦明就跑去找儿子的朋友、同学,作为“知心大叔”和他们聊天。
秦明说,如今许多忙碌的父母缺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而有的父母是关注过头了。处理亲子关系有个“度”的问题。
他最后提醒说,千万不要读了他的书,就以为疑难重案都是法医破的,他只是选择那些法医发挥作用特别大的典型案例作为原型来写故事。其实,每个案件的侦破都是多个专业和工种密切配合的结果,不同的案子,法医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